当前位置: 吉林新闻网 > 新闻 > 国内 > 正文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来源:湖北在线| 2021/6/24 13:35:32|

通讯员曾春生记者罗瀚胡新金

古色古香的湖心凉亭,绿草如茵的幽径小道,栩栩如生的农耕雕塑,错落有致的景点布局,构成了水乡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。这是湖北省监利市桥市镇柴湖村实施湾子林改造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出现的喜人变化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古色古香的湖心凉亭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柴湖村支部书记侯国平

柴湖村地处桥市腹地,215省道穿境而过。由黄杨、北岸两村合并而成,因两个村原共有一个劈柴湖,后来合村后便以柴湖命名,柴湖的谐音名“财富”,昭示着村民早日发家致富。现在的柴湖村有耕地面积5800亩,8个村民小组,3436人,党员51人。怎样按照“产业兴旺,生态宜居,乡风文明,治理有效,生活富裕”的总要求,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在镇委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以村支部书记侯国平为首的村委会一班人集思广益,决定通过人居清洁环境整治和湾子林改造,提高农民素质,实现“物的新农村”和“人的新农村”齐头并进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柴湖村村委会

“不是许书记亲历亲为,坐阵指挥、扎实督办,四处筹资,就没有今天的柴湖生态公园”。侯国平一开口就把镇党委书记许安高赞扬一番。原来柴湖村很多村民都搬到公路两旁,老墩台绝大多数闲置荒废,杂树丛生,垃圾遍地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空心房前垃圾遍地

许安高通过实地调研,同党委一班人商议,决定以点带面,打造柴湖村生态公园。除杂物拆危房的工作全落到了以侯国平为首的村委会一班人肩上。为了将此项工作顺利推进,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会议,提高认识,统一思想。然而真正落实起来可谓困难重重,由于拆危房除杂树杂物等工作,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村民的利益,少数村民不理解、不支持、百般阻挠,有的还恶意上访,人为造成不安定因素。村委会一班人没有畏惧,更没有退缩,他们分工负责,包组包人,上门做思想工作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告之以法,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,终于得到了村民的理解与支持,从而使湾子林改造工作得以正常开展。村组织劳力,调来挖掘机,共拆除危房、空心房20多个,砍伐杂树1000多根,运走砖渣杂物300多方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干群合力拆除危房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村组织深杂清障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除杂拆危工作完成后,镇按照“生态景观型、小型湿地型、文化传承型”的格局,着手营建柴湖生态公园,采取“项目争一点、镇里筹一点、部门捐一点、村里出一点”的办法,筹措资金200多万元,建起了仿古的湖心六角休闲亭,池塘旁茂林修竹,绿荫匝地,四周栏栅密布,安全舒适,池塘边垂柳吐絮,婀娜多姿,所有地面绿草如茵,配以门楼茅舍、农耕雕塑、石凳木椅、文化长廊、幽径小道,构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水墨画,每旦夕阳西下,桥市和朱河的居民都来到这里,或散步中饱览湖光秀色,或在六角亭拍照留影,这里已成为本镇及周边乡镇村群众观光休闲的最佳场所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针对环境“脏、乱、差”现象,村委会从村容村貌环境保洁开始,每月十五、三十号,村委会一班人和党员都要深入所包地段开展清洁大扫除,向广大村民宣传环境治理的目的、意义,让更多的村民支持和理解,对于清洁家庭的评选,党委书记许安高要求更为严格,一旦有空,许安高便往柴湖村跑,50多个党员的家,他摸得清清楚楚,对于不起带头作用的党员干部,他是毫不客气当面批评,并责令限期整改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镇党委书记许安高(右三)为老党员侯治明授牌

80多岁的老党员侯治明,门前屋后堆放垃圾,家里摆设也十分散乱,三个儿子均在外工作,许安高说了几回效果不佳,想得没办法,便与其在市里工作的儿子沟通,三个儿子闻讯后赶回家,帮助老人收拾一天,终于达到了清洁家庭要求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一村干部门前屋后乱堆乱放,许安高发现后提出严厉批评,并责令整改,这个干部深感愧疚,花了几天时间,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,在清洁家庭评选中,终于榜上有名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“不是一番寒彻骨,哪得梅花扑鼻香”。在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村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下,如今庭院及路面保洁在柴湖村也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行动,大家以授牌得奖为荣,以摘牌受训为耻,自觉“清理门户”,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,前来观光、休闲的人群在不断增多,一种健康、文明的农耕文化生活正在该镇逐渐形成。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

 

桥市镇柴湖村:化蛹为蝶不寻常